發一崇德電子報
  • 首頁
  • 道場盛況
    • 道務中心Center
    • 海外道場
    • 雲林Yunlin
    • 彰化Changhua
    • 台北Taipei
    • 台中Taichung
    • 苗栗Miaoli
    • 高雄Kaohsiung
    • 台南Tainan
    • 桃園Taoyuan
    • 中興Chunghsing
  • 聖哲典範
  • 聖訓經典
  • 品格教育
  • 修辦園地
  • 影音專區

忠義典範@關聖帝君的生命教育

24/4/2019

 
不休息菩薩在2008年10月於日本東京與眾後學結緣時,批示忠義精神慈訓,期許崇德人效法孔明、關聖帝君、孔子等聖賢,秉持忠義精神,「行出老祖師、師尊、師母的行誼,做個老前人的好後進,亦是我(前人)的好後進,讓所有崇德人,都能真正身體力行,好好修辦,各盡自己一份心力。」
圖片
關聖帝君原是三國時期的關公,其忠義之心的擴充,保國衛民之德性光輝充塞於天地間,成就「聖人」的位格,甚至成為普受世人信仰與膜拜的「神」,本文從關帝經典中,探索生命教育的內涵,臺大哲學系主任孫效智教授認為,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可以「人生三問」概括而言,這三個問題即是:「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又如何能活出該活出的生命而不白活?」也就是「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思考與反省」以及「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等三個生命學問。反思這三個問題,內化為生命智慧,從而提升生命境界,是生命教育的內涵與目標。如中庸所說:「誠則明矣,明則誠矣。」由天性出發,立志向道,所思所行真誠無妄,則能做出明智的倫理選擇,所作所為光明正大,則真誠天性必更加光大,更有智慧。關帝經典教具代表者有《桃園明聖經》、《關聖忠義經》等七部,每一部經文的核心意義,都在教人實踐忠孝節義,俾於天地之間安身立命,達致偉大的生命成就。
【終極關懷與實踐】關公一生的志行在於扶漢除奸,撥亂反正,其終極關懷與實踐,如《桃園明聖經・原始第二》云:「出身投地今逢主,須待挽天河水來蕩滌。」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成聖成佛的關聖帝君,希望世人也能像祂一樣,秉著一顆赤誠的仁義之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如《關聖帝君忠義經》期勉:「視我丹心,聽我微言,日在天上,心在人中。」天人合一,方為人生之究竟。
【倫理思考與反省】漢末群雄並起,關公選擇追隨劉備,助其匡復漢室,拯救百姓,無論曹操如何誘之以封侯賜爵,金銀美女,關公仍不改忠君之義。如《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云:「人生在世,貴盡忠孝節義等事,方於人道無愧,可立於天地之間。」又如《關聖帝君戒淫經》云:「且吾在漢室,寸心可白,秉燭待旦,無意曹瞞,斬將奪關,尋兄護嫂,柳下惠坐懷不亂,何等清高,魯仲連閉門不納,何等意義。」關公志於道,形於外的言行,成就其忠義典範。
【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因果輪迴,報應不爽,大善者靈性超升至天界,大惡者靈性下墮至惡道。《關聖帝君降筆真經》云:「曹操無底深險,現今受罪幽冥,孔明只緣忠義,幽冥群奉為神。」關公一生精忠大義,仁勇兼備,終以吞吳為漢亡身,卻成就了「中天至聖」、「仁義古佛」。在《玉皇普渡尊經中卷》牟尼文佛讚嘆關聖帝君:「是帝之功德,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其大無外,體道含真。」處世待人依循靈性本具之仁義禮智,不僅在世時人格健全,死後靈性亦能飛昇。
不休息菩薩在《忠義精神》訓文曾道:「現在萬教齊發,人心不一,我們只有以這一貫道,才可以真正的普世濟眾生。」誠如《關聖帝君救劫渡人指迷篇》云:「人善獲福神雖保,不如修道出劫濠,世人快把大道找,不尋大道脫不了。...求明師,指玄關,能升天堂成神仙,到天堂,成了仙,不枉人間走一番。」呼籲眾生早日求得大道,躲劫避難,超脫生死輪迴。祈願人人都能認識生命的本質與意義,看重自我生命,效法關聖帝君等仙佛的生命典範,正己成人,創造價值非凡而永恆不朽的生命歷程。
摘自:發一崇德雜誌
〈精忠日月 氣貫長虹-淺談關帝經典中的生命教育內涵〉
作者:陳順義講師


評論已關閉。
  • 首頁
  • 道場盛況
    • 道務中心Center
    • 海外道場
    • 雲林Yunlin
    • 彰化Changhua
    • 台北Taipei
    • 台中Taichung
    • 苗栗Miaoli
    • 高雄Kaohsiung
    • 台南Tainan
    • 桃園Taoyuan
    • 中興Chunghsing
  • 聖哲典範
  • 聖訓經典
  • 品格教育
  • 修辦園地
  • 影音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