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一崇德電子報
  • 首頁
  • 道場盛況
    • 道務中心Center
    • 海外道場
    • 雲林Yunlin
    • 彰化Changhua
    • 台北Taipei
    • 台中Taichung
    • 苗栗Miaoli
    • 高雄Kaohsiung
    • 台南Tainan
    • 桃園Taoyuan
    • 中興Chunghsing
  • 聖哲典範
  • 聖訓經典
  • 品格教育
  • 修辦園地
  • 影音專區

文化薪傳 藝以載道

18/8/2020

 
圖片
感恩感謝更沾光
感謝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慈悲積極弘道傳道,從大陸到臺灣,從臺灣到世界各地。大道普傳,天命明師應運,挽頽風救蒼生,選聖拔賢齊返故家。小後學得以修己渡眾達本還原,參與培訓習講,實是無上沾光,榮幸之至。
圖片
父母栽培記心中
近日得知獲得109年度花蓮縣「文化薪傳獎」,得此項榮譽,後學心中如跑馬燈,酸甜苦辣快轉了一圈,感謝父母親的養育栽培,含辛茹苦,劬勞無怨,付出無悔。尤其是母親,今日若看到當年送去學舞的兩個女兒,日後在故鄉及全國各地培育了無數的舞蹈菁英,將母親喜愛音樂、喜愛舞蹈的熱情,代代相傳下去,並且都獲得花蓮縣薪傳獎的肯定,從修辦參學之中,更體會貢獻所長,成全多人發心向道,成就自己也成全別人,深信母親在天之靈一定無比欣慰。
圖片
菩薩成全道程邁
早期不休息菩薩曾經說過,道是非常尊貴,需要品格情操、個人修為非常拔萃者,才可以求道修道及辦道,因此不渡化唱歌跳舞的人。另一個層面的意義是指―在現象界裡,我們身處的環境常常會支配修練身心意的動向。因此在以色藝娛樂為重的環境,容易被大環境影響而不能專心向道。所幸,當年後學學習表演藝術,只覺得研究舞蹈是自己興趣所在,當時尚未理解如何與道場精神相通。日後,不斷揣摩,也不斷思索,誓願用一生的精力去尋求,道場的教義內涵與舞蹈在自身的生命中共同存在的意義為何!
圖片
共創佛堂助道展
後學民國58年就讀文化學院,於62年求道,當時是美術系大三學長唐自常介紹,引保師是文大學長張明致經理,及唐兄的同學陸隆吉經理,在四維路的佛堂求道,由前人老親自點傳,那時前人剛到北部不久,非常珍惜栽培學界的大專生,照片中是前人帶著小後學們遊前山公園的合照。後學求道不久就渡了身邊同學約7-8人求道。進入職場後和同學柳麗君,跟著程姐(程逸真經理,淨化大仙)成立士林凱德佛堂,成為創壇壇主,親聆觀世音菩薩降壇命名「凱德佛堂」,當時佛堂多位立志清修的道親一心向上虔心修辦,至誠感人。
圖片
渡化家人同修辦
後學因家庭因素,之後返鄉事親協助食指浩繁的家庭,謹遵佛規全家清口茹素,相夫教子多年。身邊除了父親二姊夫早逝未能求道外,包括母親、大姐、大姐夫、二姐、嫂嫂及姪兒輩全都渡上法船。後學積極成全家人,是因為在一次的法會裡,講師在談修天道要從人道做起,後學頓悟淚流滿面,身為一個人,無法改毛病、去脾氣,讓人倫綱常圓滿無憾,就算放下一切追隨前人依附佛堂終究是道場的負擔。唐兄(當時為貴德壇主)每次學道辦道回來,都會將道場所見所聞與後學分享或相互討論,後學負責照顧家庭、陪伴子女,如此兩人分工的方式,渡過人生中蠟燭兩頭燒的時期。
圖片
圖片
東南苦行精神現
後學第一次在道場編舞排舞自己幾乎已經忘記了,記憶深刻的是陳講師,她將當時的場景如數家珍告訴唐講師。那是前人老在師大附中辦理第二屆母親節表揚大會的一支舞蹈,音樂是校園民歌《東南苦行山》,當時道場善歌還未有創作,特別的是全體舞者皆是乾道―來自中原的一群伙伴,結廬東南山,大陸前人輩來臺開創,大家同甘共苦,開荒播種。劇團以繩索象徵金線,緊緊握住,團結一心,V字型的謝幕方式,代表「勝利―傳遍五嶽和三江―道傳三界十方」,前人老讚譽有加讓舞者們充滿信心。
圖片
借假修真達彼岸
第二次在道場的編舞後學就有印象了,那是在高雄的寶光建德,多位是上了年紀的阿嬤,有人邊照顧孫子編排練,跳甚麼呢―農村曲。戴著斗笠,穿著粗布衣裳,毫無違和感的阿嬤們,開開心心的完成了人生中少有的舞台經驗。她們從一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完成,會不會半途退場,到演完後的依依不捨,讓後學看到了舞與道的共融點,也開始去想古人說「文以載道」的意旨,縱使有華麗的詞藻,一支支生花妙筆,無法端正人心、震聾啟聵的文章是無用的。舞蹈如果能夠凝聚道親親近道場,啟發眾生身心靈的開悟,藉假修真就能直達彼岸。
圖片
百代薪傳薪火傳
另外是前人最愛的詩朗,從世貿大樓的演出,以及自由廣場的萬人讀經大會搭配演出,近十年的作品則是不休息菩薩成道5週年那次的演出,當時編舞排練,可謂靈感泉湧如有神助。唐講師說大家在排練時仙佛一定有來看排,因為當時突來的靈感,讓湘湘(大女兒)用燈籠來表達前人提燈照亮後學們看清來時路,之後訓文就出現燈籠眾人直呼巧合。
圖片
崇德羅德傳德性
後學是1995年創立羅德芭蕾舞團,從當時至今,都有人問為何取名叫羅德,但是只要是發一道場的人,現在都明白前人老的小後學都冠在德字的這旗幟之下形成一條無庸置疑的金線。羅德舞團從此在崇德的大型活動裡沒有缺席,包括不休息菩薩成道五週年、十週年、白水聖帝成道二週年、信義育幼院四十週年,以及配合崇德道務中心影音製作的錄影配合等。接下來2020年12月26日師尊師母同領天命90週年,由一貫道總會的盛大聯合詩朗舞蹈匯演,都是後學必須全力以赴的任務與使命。
圖片
誓為天恩盡全力
洋洋聖道化育萬民,白陽道場天人合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前人高瞻遠矚,培育英才,端正品格,三界一元、修辦生活化、休閒化、教化之功無所不在。透過藝術文化的展演,注入道場的課程培訓的多元性。專業專職、分工合作、相互成全、共同成就,讓白陽道場展現出真、善、美、聖的內涵,與白陽天使的精神氣質。並透影像傳播,無遠弗屆,深深的融入在每一個修辦人的內心深處,擴大教化的力量。後學有幸參與其中,感恩榮幸之至,願為天恩傳播,盡一份最大心力。
圖片
相關演出略述
1987年 崇德文教基金會第二屆母親節典禮―師大附中―「東南苦行山」
1990年 高雄協助寶光舞編
1995年 臺北世貿―詩朗舞蹈
2005年 萬人讀經大會―詩朗舞蹈
2012年 百代薪傳臺北小巨蛋―「永恆領航不休息」
2015年 白水聖帝二十週雲林體育館―「發一之光」
2016年 功德銀行MV拍攝
2018年 不休息菩薩十週年―臺北籃球體育館―詩朗舞蹈
        一貫總會30週年―功德銀行演出
2019年 「聖心相傳 道化信義」,信義育幼院四十週年―敦煌舞蹈、賣髮點燈
2020年 「感恩前人」、「衷心表白」MV舞團協助拍攝
2020年 師尊師母同領天命90週年―詩朗 「舞蹈、行動劇匯演」
羅德芭蕾舞團.蘇明珠

評論已關閉。
  • 首頁
  • 道場盛況
    • 道務中心Center
    • 海外道場
    • 雲林Yunlin
    • 彰化Changhua
    • 台北Taipei
    • 台中Taichung
    • 苗栗Miaoli
    • 高雄Kaohsiung
    • 台南Tainan
    • 桃園Taoyuan
    • 中興Chunghsing
  • 聖哲典範
  • 聖訓經典
  • 品格教育
  • 修辦園地
  • 影音專區